砂带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砂带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把艺考当捷径此路通否

发布时间:2020-03-02 11:46:05 阅读: 来源:砂带厂家

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从二中转到七中 因为觉得艺术这条路更好走

但更多的人上路后更加迷茫

把艺考当捷径,此路通否?

2011年的夏天,熊师傅在家闷了一个月,最终拿着儿子的中考录取通知书去了教育局。把孩子从二中调到七中,教育局的人都觉得我疯了。

明明考上了重点,为什么换到普高?目的只有一个,让孩子走艺考的路。像熊师傅这样,从高中开始,就为孩子选择了另一条路的大有人在。

不当艺术只当技术 考大学和就业的捷径

把他弄到七中上学,我是经过反复思考的。熊师傅这样说。除了孩子练了3年的古筝,而且颇有天赋外,最关键的是他是个男孩,学古筝的男孩少,这是个优势。

熊明(化名)小升初的那个暑假迷上了打游戏,熊师傅看着着急,又没有什么好方法。凑巧附近刚开了一家琴行,专教古筝。我想让孩子来学学,转移一下注意力。就这样,熊明成了这家琴行的第一个学生,三天后老师夸奖他有天赋,这也坚定了熊师傅让孩子一直学下去的决心。

老师的话并非虚言,一年后熊明就拿到了全省蒲公英(全国少儿业余文化艺术的最高奖项)金奖,三年后拿到了全国蒲公英金奖。这时候,中考到来了。孩子的成绩我心里有数,考大学一本可能困难,二本要努力努力。那么读高中有意义吗?熊师傅是实用主义者,一向主张要学以致用,现在就业形势不好,一本读着还行,二本就够呛。在熊师傅心中,与其费时费力读完三年高中再勉强读个二本,不如去学门技术。人家花7年时间出来,不一定能找到工作,要是去学门手艺,什么美发啊,厨师啊,7年都成老师傅了。

这个时候,熊明会古筝的这门手艺,就一下子为熊师傅提供了第二种选择。

我咨询过这方面的老师,人家告诉我男孩子学古筝,性别上就有很大优势,因为更容易录取,也更容易到好学校。因为学古筝女多男少,许多艺术院校往往会考虑性别平衡,优先录取男生。

同时,熊师傅还想到了4年后的就业。最好是能进学校做老师,实在不行也能自己开个培训班,一个饭碗总不愁。

反复思量后,熊明就在那年的9月,以超过重点线几十分的成绩上了七中,开始了他的艺考之路。

艺术生80%半路出家 捷径只是看上去很美

但事实上,艺考生的就业之路有熊师傅想的这样美好吗?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老师王永昌表示,在上一届毕业的油画班30人中,除了3个学生考上了研究生深造,只有2个学生继续从事油画。其余只有1/3从事教育培训类,能跟美术沾点边,剩下的就基本改行了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纯艺术的就业本来就比较窄。但更多的是因为,80%的学生是为了考个大学而临时突击的。突击造成的问题会持续久远,当他们以画画为手段完成了上大学的目标后,一下子就失去了人生方向。因为,他们不是因为喜欢才来学习绘画的。

胡力2000年高考失利后,在家人建议下开始学习绘画。之前我是完全不懂画画的。胡力这样说,但是在高考面前,一切都可以速成。几个月功夫,胡力的突击见了成效,2001年,他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。很快胡力认识到了突击的后遗症,没有足够的功底,我也并不喜欢,学得并不好。毕业后,他在扬州一家很小的广告公司做设计,工资不高,做得也很苦闷。水平不够,很难做出让人满意的设计,就要一遍遍地改,很痛苦。一年后,家人在九江一家国企给胡力找了个指标,几乎没有犹豫,我就回来了。现在胡力做的是销售,完全和设计不搭边。至于画画,胡力表示自己多少年都没有拿过笔了。

因为可以突击,所以在艺术类考生中,美术生往往占据绝大多数。以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来看,艺术类考生总数为3791人,美术生就达到2042人,占比54%。而音乐类因为往往需要童子功,绝非一蹴而就,所以考生人数只有946人,只占25%。但在这类人群中,也因为不以爱好为基础,导致专业水平较之从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。

廖巍,专业二胡教师,目前从教已有10多年。在我学琴的年代,大家都是因为喜欢才学习,而且没有功利目的。但几乎从90年代后期开始,许多学生因为文化成绩不好转向艺术,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,都以为这是一条捷径,但事实上,这条路没有他们想象的好走。根据她的教学经验,文化成绩越好的孩子,琴也拉得越好;学习成绩越差的孩子,琴拉得越差。

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东篱琴社李梦钊老师的赞同。的确如此,我从事教学十多年,确实是这么个情况。李梦钊认为,一个人成绩好有多方面原因,比如理解力,学习习惯等等。一个人如果不能把文化课搞好,就没有能力把琴弹好。反过来,一个人能把文化课搞好,一般情况下也能把琴弹好。即使某些学生很有天赋,但如果一直放任文化课的学习,不能提高文化素养,也很难更好地理解音乐,也就不能在弹奏中表现出来。一个好的演奏者,不仅要求技巧,更多的还是艺术表现和感悟。而这些年选择走艺术道路的生源质量走低,使得目前从事教学行业的人员专业素质也远比不上从前。

现在学习不好就搞艺术,因为文化课只要两三百分(就能上大学)。我觉得应该把文化成绩提高,不然出不了优秀的音乐人才。廖巍这样建议。

熊明的成绩似乎也佐证着两位音乐老师的话。当年的中考他超出重点线几十分,现在读高三的他,虽然一直没有太多时间准备文化课,但是也在前段时间的摸底考试中得到了400多分,数学更是一直维持在130分以上。

几十万的开销也供不出艺术家 不吃不喝至少6年才回本

事实上,在高考面前,家长和学生们已经没有办法去思考这条路好不好走。而另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高昂的开销。

以廖巍为例,1975年出生的她,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二胡。因为是学校开的兴趣班,所以没有另外交钱。而廖巍在二胡和声乐方面所表现出的天赋,让这个兴趣班贯穿了廖巍的小学阶段。真是一分钱没花,连二胡都是用学校的。

一直到小学毕业,妈妈才给廖巍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二胡,仅14.2元。初中时,廖巍没有上培训班,但是因为喜欢二胡,所以她平时会在家练习。高中时,成绩不错的她在老师建议下考虑走专业道路。高二的时候找了个老师,每周一节课,一次5块钱。至于声乐和练耳之类的,也没花钱,因为老师觉得我还可以,学这个应该还有点天分,免费教的。所以粗略算一下,她从学习二胡到上大学前,一共只花了500多元。

1988年出生的朱莉,从5岁开始练习钢琴,每周一节课,每次20到25元。高中开始50元一节课,从未间断。1996年买了第一架钢琴,花了9000多元。高考前发现,考钢琴专业的人太多,没有优势,于是临时转为音乐制作专业。为了补课,她每2周前往广州一次,半年花了2万元。朱莉算了一下,直到大学毕业一共开销了20余万元。朱莉目前在家教授钢琴,只有七八个学生,按100元每课时计算,一个月2500元左右。不计通货膨胀,不吃不喝,存上6年才能有20万元。

1996年出生的熊明,从2008年开始学古筝,最初30元一节课,学了4年,高一开始50元一节课,高二到江西师大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处学习,一次500元,学了半年。后来又到专业教师处学习声乐和练耳,花了2万多元。艺考一个月至少一万多元。熊师傅还很庆幸,我家花的不多,前后差不多六七万元,我认识的一个人,孙女送到北京学二胡,现在还是小学,已经花了30多万元。

在艺考期间,熊师傅就听到某著名音乐院校表示:先交20万元才有可能入围。但事实上,交了不一定入围,而且钱也不能退回,但不交连入围机会都没有。这样的情况下,我供不起。熊师傅这样对儿子说,没考上好学校,不能怪你,只能怪你爸。

(记者马莹 陈沽玥)

成都西南儿童医院

北京华坛中西医结合医院

成都博润白癜风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