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带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砂带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返乡记忆番客的乡愁从一口锅说起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12 21:49:21 阅读: 来源:砂带厂家

编前

闽南网2月24日讯 距离,会让“返乡”两个字变成一个巨大的容器,好像不管往里头装多少东西,都说不尽故乡似的。

一番一客,其间蕴藏的距离不言而喻。当然也有心理上的、时间上的距离感。久不返乡,曾经熟悉的故乡躲在了岁月的大幕里,你从每一个细节里一点一点抠,终于拽出了你的故乡。

今天呈现在这里的这些返乡片段,是本报特别邀请读者杨清丽撰写的。

杨清丽

先介绍一下撰稿人杨清丽,她1974年出生于晋江市金井镇埔宅村,1993年毕业于泉州师院学校,现在泉州市新村小学任教,家人分别于1988年和1997年到菲律宾定居,她是家中唯一留守祖国大陆的人(其母去年下半年回国定居)。

这里有她为家人记录的番客、香港客返乡,有她自己的返乡亲历和感触。在这里,故乡不再是模糊而遥远的两个字,你看得到,触得到。这也是本报《返乡记忆 守望乡愁》专题最想为您守候的那份温暖。

晋江埔宅村的番仔楼

粉红色的《春牛图》

说起日历,每个人都有印象,我的老家还保留着一种传统,立春这天要贴《春牛图》。

乙未年的腊月廿六就是立春,母亲一大早上过香,小心翼翼地撕下旧年的《春牛图》,恭敬地糊上丙申年的《春牛图》。《春牛图》年年都贴,虽然只有薄薄一张,信息量却很大,是一年中天气、降雨量、干支、五行、农作收成等资料的图鉴。

《春牛图》的左上角画了一头牛和一个牵牛的“芒神”。牛头、牛身、牛腹、牛角、牛耳、牛尾、牛颈、牛蹄、牛绳表示着年、月、日的天干地支五行。牛春牛一旁的“芒神”呢,要是没穿草鞋,裤管又挽得很高,代表该年多雨水;要是双足穿草鞋,表示这年干旱;如果戴上草帽,意示年头到年尾天气阴凉;不戴帽则意味着气候炎热难耐。

母亲见我目不转睛地盯着《春牛图》,笑着说:“从我孩童时候起,村里每户人家就贴着《春牛图》,据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”我好奇,“《春牛图》出自泉州德化,是闽南独有的风俗吗?”母亲点点头:“老一辈口口相传,乾隆时泉州的历学家洪潮和从钦天监告老还乡,将《春牛芒神图》的制作方法传入民间,还进行改造,形成了‘上图片、下通书’的形式,很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古代乡民喜欢,农人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气象信息,对耕作早作安排。”

立春过后,我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的《乡土闽台》展厅参观,才知道闽南地区的《春牛图》是从宋朝时的“鞭春牛”仪式演变而来。据说日春那天,文武官员要齐集田埂之上,祭拜泥土塑成的土牛和芒种神,式后,众人手执彩杖三击春牛并作揖,而后众村民一起把泥牛打烂,捡回一点土撒在各自农田。后来,鞭春牛的风俗慢慢废止,取而代之的是贴《春牛图》习俗。

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乡村的立春记忆,从一张粉红色的《春牛图》开始。

奔向石狮补锅底

回到老家,才发觉儿时熟知的老手艺,正在悄悄远去。

春节期间人来人往,负责烧热水的加厚加高旧铝锅,锅底烧了个洞。是新买一个还是换锅底呢?和母亲一商量,还是对老物件的感情占了上风,决定找个补锅匠。没想到在金井镇问了一圈,也没找到补锅匠。听说石狮永宁镇老街还有人坚守手艺,我和女儿带着旧锅出发了。

补锅匠是个七八十岁的老人。他眯着眼,看了看我的铝锅,二话不说拿起一把巨大的剪刀剪去黑乎乎的锅底。这下,铝锅只剩下一个侧面。“剪底”后,他把锅放在铁块上,举起小锤子,围着锅沿一遍遍地敲打,使锅的边沿卷上,这是“翻边”。紧接着,他拿起几个新底扣在锅身,比划多次,终于为旧锅找到底了。师傅在新旧接洽处用夹钳合拢,细心敲打,还拿起钳子“扣边”,让两层的铝边向上卷进去。最后还得“贴合”,拿铁榔头不停地敲打压缝,直到半点毛刺也看不见。完工后,补锅匠往锅里倒些水,乐呵呵地说:“检验一下有没有漏水。”我用纸巾轻轻擦拭,一点水渍也没有。女儿啧啧称赞:“没用任何胶质,没有焊接,太神奇了。”看看时间,才二十几分钟,老师傅不但换好锅底,还增加了使用容积。

回到家,母亲笑着问:“补锅底花了多少钱?”我想了想:“材料与工钱才22元,但来回的车费花去60元。”母亲打趣道:“比买个新的还贵。”我赶忙说:“旧物件承载着的记忆千金不换。”

时代在发展,老手艺的生存空间越挤压越小。破镜重圆的艺术:补锅、锔碗、磨剪子、戗菜刀、修钢笔……渐渐地消逝,也许只有文字、图片和我们的记忆,能证明这种技艺存在过。时代在变,情怀未改,老手艺承载的文化与情感,在返乡的镜头里别样温热。

香港堂哥“憨阿”的“逗利是”

今年堂兄很早就说要带一家孩子回来过年。堂哥与堂嫂是同村人,一个孩子周岁时跟母亲到香港,另一个在香港出生,自此之后很少返乡,家乡在下一代的脑海中没有多少印象。

亲人相见分外亲,这次堂兄的行李不再鼓鼓囊囊,他笑着说:“家乡的生活水平绝对不输给香港,在香港可以买到的商品,这里一样买得到,价格也相差无已。”话虽如此,到底要略尽人情,他还是带了些居家必备的药材当礼物,“大家都用得到”。

而堂兄的两个孩子,牙牙学语时就移居香港,却也会说泉州腔的闽南话,让我颇为惊喜。堂兄说,“我们居住在有小福建之称的北角,到太古一带居住着很多闽南人,这一区除了广东话之外,闽南话也是通用语言。”

堂兄在家住到初九天公生。闲暇时,他爱到村里走走看看,寻亲访友,一路上不时有人打招呼:“憨阿,你回来了。”堂兄也热情回应:“回来看看,要来家里坐噢。”“憨阿”是堂兄的小名,想在香港听到,也是一种奢望。

真是巧,我们生活的埔宅村被定为泉州市13个农村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之一。旧村依然保留原貌,儿时的记忆还在原处等着唤醒,古建筑上的窗花、案台、石雕等,都在香港客的相机中活色生香起来,也让下一辈人都能感受传统文化。

香港客见到小孩子就发红包是村中的风俗,在香港叫“逗利是”,堂兄也准备了一大堆红包。他们的利是很“俭朴”,基本上是十元或二十元一封,保持了利是礼轻情意重的传统,没有变成互相攀比的工具。

母亲念念不忘的金井“上包”

闽南人常说的“番客”,指的是侨居国外的家乡人。

改革开放初,一听说番客回来,大家都特别高兴,一是可以见到久别的亲人,二是番客会带来许多外国的食品、衣物、用品、文化。至今,家乡仍留有不少番仔楼,一栋栋中西合璧、高檐翘角的红砖厝俨然是一部会呼吸的侨民奋斗史。

去年,我家的番客——母亲回来了,带着20多公斤重的行李:100克的“金吕宋”芒果干100包,用棉兰老岛的可可为原料的速溶咖啡,便于贮藏和运输的脆甜香蕉干,还没开箱就闻到香味的“老顺德”牌芝力叻……

番客返乡,家中免不了人来人往。只要有人来坐,母亲都会送上一点心意,而乡邻们呢,提来自制的地瓜粉、自晾的地瓜干、晒好的芥菜、烤熟的鱼干……

最有趣的是乡邻叙话,喝茶时提出农耕时带到田间地头的手工制陶“黑茶古”认真清洗,装入井水,用柴火烧开。往往一个下午的时光,就在喝茶聊天中过去。我想,番客回乡饮上家乡水,也应该是滋味甘醇,入口回甘。

要返回菲律宾了,母亲想起金井的传统美食——上包。上包吃起来松软甘甜,扁圆形,白色的表皮富有弹性,上面还盖着一个胭脂红的小印戳。上包中花生、芝麻和白糖制成的馅料200年不曾变过,华侨思乡时常常想起婚庆喜宴必备的“上包卷炕肉”。同样一道食品,在菲律宾叫做“虎咬猪”,形象地说出面皮割开就像张开的老虎嘴,咬住猪肉。母亲一口气买下许多上包,打包成一箱,说要带到菲律赠送亲友,共品家乡味。我笑着打趣道:“可惜炕肉没有油腻腻外带汤汤水水的,否则你也想打包带过去吧。”母亲点点头说:“是啊,同样是猪肉,也是觉得家乡的香,肥而不腻。”

有时想想,番客回乡过年,称得上是物品交换的过程。但仔细一想,又不是这么回事,毕竟,不管带回还是带走的物品中,都包含着一份浓浓的乡情,是望得见的风俗淳,看得见的人情美,记得住的乡愁。(杨清丽)

更多返乡记忆

扫码可看可听

易燃气体运输车

上海房屋检测机构

山东泰安樱花基地